美滋滋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红玫瑰的小王子[娇夫] > 16、喜怒哀乐
    一曲作毕。

    李衍放下琴。

    有好一会儿,他都没有说话,也没有动。

    琴声已经结束,可心底的情绪却一时难以平息。

    他不想让自己的情绪暴露得太过明显。他怕展现出来,会接收到来自别人的好心劝慰或怜悯的目光,这会让他一下子跌回到奶奶离世时的那段时光。

    黑白的色彩,沉痛的哀乐,众人围在他身边,低声轻叹,轻言安慰,让他要坚强,不要难过,不要怕……

    却也是在一遍遍提醒他,最亲的人已经离开了,从此后,他就是孤身一人……

    他隔着人群,看着奶奶的棺椁,孤零零地停在洁白如雪的花簇间。

    隔着生与死的距离。

    于是悲伤,顷刻间雪崩一样爆发。厚厚一层雪压在身上,让他喘不过气……

    李衍眨眨眼,回过神,调整了几息收束好情绪。

    都过去了。他对自己说。

    我不会哭的。我本来就很坚强。

    确保自己状态平稳神色自如,他才转头看向身边人。

    然后他愣住了。

    那人并没有看向他。

    她垂目静坐一旁,微微低首,无声,静默,神色肃穆沉静。

    像在致敬,在哀悼。

    然后她抬眼,看向他的眼睛。

    没有语言的打扰。也没有不必要的安慰。

    没有同情,更没有泪水。

    她只是安静地,柔和地望着他。

    仿佛在说:我听懂了你的哀思。

    一刹那,他有种被人理解的感觉。

    就是这无声的理解,让他觉得感激。

    是的,他需要的不是安慰,不是同情的劝导,不是怜悯的泪水。

    他只想有一个人,能安静地,听一听他的心声,能给他留出片刻空间,容纳他的悲欢。

    也正是在这一刹那,他产生了一种莫名冲动,想把自己的一切全都剖白开,一路走来,那些伤心,那些挣扎,那些迷惑,那些不解……都向身边这个能理解他的人倾诉。

    他嘴唇动了动。可千言万语到了嘴边,却只变成了一句最简单的问题——

    “学姐,”他轻轻地说,“为什么人总要离开。这世界是不是注定孤独。”

    她的眼神更柔和了几分。

    “或许吧。”她说,“但至少音乐一直陪在你身边。”

    李衍却低下了头。

    “学姐,”他沮丧地说,“其实我的音乐根本达不到你的要求对不对,所以你只能陪着我在这里耗时间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这样想的吗?”程之遥问。

    李衍抬头望向她,没有说话,漂亮的眼睛里浮现出点点哀伤,像一个溺水的人无望地祈求一块浮木。

    她望着他的眼睛。半晌,问:“你能先回答我一个问题吗?”

    李衍点头。

    程之遥倾身,望进这双漂亮眼睛的深处:“那天在湖边,你在想什么?”

    这句话一出来,李衍的神色发生了变化。他抿紧唇,别开脸,两手纠结地握在一起。

    看来是不想说。

    程之遥没有勉强。

    她把话题转回来。

    “其实配乐这件事,我完全可以找作曲系,更专业,更成熟,更高效。跟这些人比,你太稚嫩了,而且并不专业,发挥很不稳定。”

    听了这话,李衍的头更低了,细长的颈子垂下,像只自卑的天鹅。

    “你知道我为什么一定要找你吗?”

    李衍摇摇头,带着害怕受伤的表情。

    程之遥微笑着,把手放在他肩膀上:“就是因为你稚嫩,不专业,发挥不稳定。”

    李衍瞪大眼,抬头看向她。

    程之遥继续:“稚嫩,所以还没学会循规蹈矩;不专业,所以记不住科班的教条;发挥不稳定,所以才能带来惊喜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不是在找一种随便凑合的、唾手可得的、已经被复制千百遍的旋律。”

    “我想要的,是一种全新的东西,”

    “我选择你,因为你是与众不同的。你是崭新的,而且是最好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天你站在阳光里,沉浸在音乐中,就好像旋律是从你心里长出来的一样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她望住他的眼睛,无比肯定:“从那时我就知道,你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个人。再无人可代替。”

    李衍听着她说这些话,心跳得越来越快。

    我……真的有这么好吗……

    程之遥柔和了目光:“所以你发现你音乐里最珍贵的东西了吗?”

    李衍等着她的话。

    程之遥握紧他的肩膀:“最珍贵的,就是你的感觉。”

    她的力量通过这只手传递到了他的身上:“所以,大胆地跟着你的感觉走吧。”

    李衍怔住了。

    他的胸口起伏着,心跳得越来越快。

    自从他奶奶去世,再也没人这样评价过他的音乐。

    每一个教过他的老师,都再一开始夸赞他的灵性,却又在最后摇着头离开。

    孩子很有天赋。但是不够用心啊。他听见老师们跟家长这样说。

    他们总是试图将他削得更精致,更贴合某种规范,然后放进某个壳子里。

    他们说:你要贴近,再贴近一点。

    贴近肖邦,贴近贝多芬,贴近莫扎特,贴近一个又一个大师的灵魂……

    可我就是我自己啊。我自己的灵魂,又该放在何处。

    只有他奶奶对他说过:跟着你的感觉走吧。开心就好。

    你不需要成为大师。你就是你自己。

    而现在,出现了另一个人,对他讲这句话……

    李衍的眼里渐渐泛出泪光。

    “你真的这样觉得的吗?”他问。

    “当然。”程之遥依然无比坚定地回答,“你身上有一种别人都没有的东西。你要对自己有信心。”

    李衍眼里的迷惘渐渐驱散,就好像雨过天晴一般。

    他带着泪光,回给了她一个明媚的笑。而这笑容,也不再是忧郁和哀伤,而是充满希望。

    程之遥在他耳边低声说:“你愿意为我演奏吗?让我来做你的听众。”

    ——跟着你的感觉走。

    李衍站起身,执琴而立,抛却一切挂碍,演奏起自己心底真正的声音。

    程之遥看着树荫下的身影。

    绿荫树下,少年身形清瘦,皮肤白到极致,在细碎阳光的映衬下,几乎是在发光了。

    而他指尖的旋律,也是阴霾尽扫,灿烂无云。

    程之遥发现,一旦他彻底沉浸在音乐中,整个人就是自信的,舒展的。

    就好像回到了一个他所熟悉的,完全掌握的世界。

    李衍奏完这一曲,回头,就看见学姐正直直望着他,嘴角噙着笑,眼里是满满的欣赏和肯定。

    他忽然有种难以言喻的欣喜。

    “你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能量。”她最后说,“你只需要一个激发的契机。会有更广阔的天地在未来等着你。

    李衍心潮澎湃,感到一种久违的充满希望和目标的动力。

    “如果可以的话,我们能找时间再见一次面吗?我还想听你的琴声。比如,下周可以吗?”分别的时候,学姐这样问他。

    “学姐,我,我每天都有时间的。”李衍攥紧背包带,羞涩又雀跃地说。

    学姐看起来很开心:“真的吗?那明天怎么样?明天,我还能听到你的琴声吗?”

    约好了第二天见面的时间和地点,李衍这才恋恋不舍地跟学姐告别。

    走出几步,还要再回头跟她招手。

    再走几步,再回头,看到学姐还站在原地,目送着他。

    他再次用力对她招手。

    学姐微笑着抱着双臂,朝他点着头。

    李衍害羞地转头跑开了。

    走出老远,心还是突突地跳着。

    明天。

    今天还未结束。他已经开始期待明天的到来了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程之遥微笑着看少年雀跃不已的样子,目送他一步一回头地离开。

    直到少年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转角处,她脸上的笑容才慢慢褪去。

   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若有所思的表情。

    她转身往回走,戴上蓝牙耳机,打开手机的录音文件。

    伴着沙沙的杂音,激昂的小提琴曲再次在耳边响起。

    她微微眯起了眼。

    在琴房里是“喜”,提到去世的亲人是“哀”,受到鼓励后是“乐”。

    那么李衍,你的“怒”,到底从何而来。